新闻中心

全面报道:“药码大师”引领药品溯源进入“码时代”

发布时间:2020-09-08 浏览数:288

 一、事件背景调查

近日2024年全国深入整治骗取医保基金工作部署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。会议强调,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,正确认识医保基金监管形势,保持从严从紧的监管态势,以实际行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。要强化问题处置,查深查透大数据问题线索,加强举一反三,发挥问题处置的警示规范作用。要加大曝光力度,增强典型问题曝光的针对性,充分传递对欺诈骗保的“零容忍”态度。要完善工作机制,引导定点医药机构扎实开展自查自纠,充分发挥智能监控系统作用,加快推进药品追溯码“应扫尽扫”。 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进药品耗材追溯体系建设工作。目前,国内已经有试点地区将药品追溯码应用于智能监管系统,医保药品“返流”“虚售”“重复销售”“串换”等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。

二、现场采访报道

根据《方案》规划的时间进度,至2024年底,江西省新发(换)证药品批发企业、零售连锁总部、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以及三级以上医疗机构,需率先实现所有赋码药品的入出库扫码及数据上传,确保这些关键环节的药品信息透明化、可追溯。 而到2025年底,这一要求将全面覆盖至所有药品批发企业、零售连锁总部、零售药店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,实现赋码药品入出库扫码率与数据上传率均达到100%的目标,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省的药品追溯网络。这意味着,即便是信息化建设不完备的中小型药店,也要加入药品追溯的大部队,并且时间期限已经不到一年半。 其实,随着门诊统筹等政策的深入实施,越来越多的定点零售药店被纳入门诊保障范围。在市场化竞争与利益驱动下,部分药店出现非医保药品串换为医保药品等违规行为,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。《方案》的实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,更是监管模式的转型升级,强化了对药店的全链条监管,构建起立体化、智能化的药品追溯生态系统。



对于药店而言,这一变革不仅是监管要求,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在政策法规的引导与市场竞争的推动下,众多药品经营企业正加速布局,建立健全药品追溯体系,确保每一环节的信息透明与可追溯,以此提升产品信誉与市场竞争力。 此外,国家医保局还在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,开发“倒卖医保药品”大数据监管模型,并强化医保智能监控系统的智能提醒功能,旨在精准打击医院间重复开药、药品转卖牟利等不法行为。目前,全国近半数省份已启动开药异常提醒机制,部分省市如北京、天津、宁夏已实现全面覆盖,其他多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,预示着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部署即将展开。 下一步,国家医保局将结合飞行检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,对问题突出的机构实施约谈,并依托倒查机制、大数据监管及群众举报等多重手段,重拳出击,持续优化药品流通的生态环境。对于药店而言,药品质量不仅是吸引顾客、促进销售的关键,更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重要基石。药品溯源工作落实是否到位,则直接影响药店的经营状况和门店信誉。

总结 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进药品耗材追溯码体系建设工作。药品追溯码由于具有高效的数据赋能性,打破了医保、医疗、医药领域的信息壁垒,使得数据要素高效整合与共享,从而让“三医”有效联动。 通过药品追溯码,可以追溯药品的生产、流通、销售等环节。而使用高效便捷的扫码高拍仪,能够有效识别、采集、录入、管理药品,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质量问题,进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,助力相关部门监管。

留言咨询

提交

信息提交后,将有专人联系您!